吉利:瓶颈时刻 品牌提升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吉利:瓶颈时刻 品牌提升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黄瀚

企业创始人的李书福是经营高手,又是企业绝对的精神领袖。如何处理分工和放权,是李书福的一大难题。

  2002年5月,吉利集团开始从“家族时代”过渡到“经理人时代”,淡化了家族企业的色彩。李书福的三个兄弟完全退出决策层,并在吉利上市前后,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

  吉利集团常务副总裁杨健说:“自主创新的公式是人才加技术。只有花大力气培养、引进人才,才能让新技术、设备活起来,发挥出自主创新的活力。”

  但现状是,在职业经理人的选择和使用上,吉利汽车在收放之间摇摆,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与频繁离任成为吉利的硬伤。

  2002年,原浙江省地税局总会计师徐刚,接任吉利集团CEO的职务;2003年2月,吉利挖来了原上海大众总经理南阳担任集团副总裁;2006年北京车展前夕,吉利从华晨挖来赵福全助其进军欧美市场;之后加盟吉利的,还有奇瑞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的祁国俊等人。

  正如业界所评论的,“吉利从未停止其挖角行动来壮大高管团队和充实人才,但这些汽车界精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先是南阳重回上汽集团,柏杨黯然离开,徐刚也在不久前悄然淡出。

  经历过徐刚、南阳等人事风波后,李书福似乎更相信自己的老班底。虽说在技术方面,他挖来了华晨的赵福全、奇瑞的祁国俊等大将,但在商务方面,李书福仍有相当自信。

  李书福徘徊于授权与集权之间,也是吉利无法突破瓶颈的重要原因。

  瓶颈与机遇

  李书福不愿意别人将吉利和奇瑞相提并论。

  “我们和奇瑞不一样,我们是民营企业,他们有国家的支持,吉利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就可以了。”李书福说。

  的确,吉利作为一家浙江台州的民营企业,政策上早期得不到市场准入,后来发展中也难以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目前也未享受政府的太多优惠政策,其发展确实不易。

  吉利发展中的最大瓶颈是资金。为此,吉利选择在香港上市,却遇到了香港长期低迷的市盈率,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得不到很好实现。加之吉利摊子太大,获利却偏薄,难以获得青睐。

  吉利凭低端经济型家用车起家,但这个市场在合资企业的向下挤压下,利润已经非常微薄。同时,急于向上爬升的吉利,却在作为“根据地”的低端市场上也拿不出竞争力足够的产品。

  上下交逼之间,李书福和大批浙商伙伴一样,把希望放在了出口上。他深信,以其低成本制造能力,在全球布局后,吉利将有机会赢得自己的一片天地。

  “虽然今年调低了销售预期,但吉利2015年200万辆产销的目标没有改变。”李书福说。

  11月20日,吉利汽车(0175.HK)宣布,其联营公司浙江吉利拥有70%股权的上海美嘉峰公司与俄罗斯Rolf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总值15亿美元的协议,向俄罗斯出口及销售吉利轿车。

  但从11月10日开始,俄罗斯政府宣布停止接受汽车生产商递交的汽车工业组装优惠申请,之前所有中国汽车企业递交的申请都未获得批准。吉利的俄罗斯梦遭遇毁灭性打击。

  吉利汽车副总裁、新闻发言人王自亮表示,“吉利还要继续在俄罗斯开展业务,至于在俄进行本地化组装一事现在看来只能再相机而行了。”

  根据吉利2007年至2015年的海外出口规划,从今年起实施出口“三步走”战略:2010年,全球销售80万辆,出口占1/3,即27万辆;2013年,全球销量150万辆,出口占1/2,即75万辆;2015年,全球销售200万辆,出口占2/3,即130多万辆。

  吉利将未来押宝在了出口,但这条道路并不好走。

  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表示,他们仍看好吉利的发展,“虽然从2006年开始的战略转型会在短期内对公司盈利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将从根本上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鉴于其在研发和零部件供应体系上具有优势,同时产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企业家的恐惧症
·下一篇文章:马云经典语录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jmkt.cn/html/others/07121512481072F3112GAJ1C8EGG2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