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群网络化志愿者

上海有群网络化志愿者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吕宏 樊一彪

  王蓉在甘肃天祝县助学 图片由本人提供
  “守望”上海临终关怀志愿者陪病人聊天
  记 者 吕 宏

  

  茫茫人海,通过互联网,他们走到了一起,环保、慈善、维权,在众多领域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在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同时,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职业之外的追求和梦想。

  他们是活跃在上海、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群年轻人。

  公益正以时尚的方式迅速吸引着青年人。有人评价说,这种以网络为平台,不需要办公室,只需很少运营资金的志愿服务,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人物:王蓉

  公益组织:“智人慧心”助学网

  公益网页:http://www.hshg.org/index.html

  公益宣言:智他人之智,慧自己之心。

  千里迢迢“家访”

  为了一份责任

  这几天,王蓉正在整理十一长假去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家访”笔记。

  “家访”是王蓉的“智人慧心助学网”重要的一环。每一位在网站上公布需要帮助的孩子,王蓉和网站的志愿者都亲自家访核实过。

  今年32岁的王蓉在上海一家网站做策划。王蓉热爱摄影、写作、手工,还特别喜欢做饭。“智人慧心助学网”是王蓉自己用手写代码的方式开发出来的。她的网名叫“野火寒烟”。

  在天祝西大滩中学,最初那两天,她吃住都在学校。“那么遥远,却一下子熟悉起来,我觉得那就是缘分。”随后,她去了马莲沟等村庄,分别在3个孩子家住了3天。她不愿意描述她看到的苦难,她更愿意说那些孩子单纯的快乐,比如拿到一本她带去的书、一粒水果糖。

  这两年,王蓉先后去了四川、广西和陕西。为了支撑“智人慧心”网站,王蓉除了目前的工作,还做了两份兼职。

  

  一下子收到了三十多封信

  助学网站的建立源自一次偶然的帮扶。那是2004年10月,王蓉从一家网站提供的“一对一”资助名单上,看到了一位四川孩子的资料。他叫桂林,出生那年,父亲在煤窑发生爆炸的时候,冲进去救人,再也没有出来。第二年,桂林的母亲就离家出走了。

  王蓉决定帮助他。后来王蓉才知道,孩子收到她的捐助刚好过完生日,“他的班主任告诉我,那天,很久没有笑过的孩子脸上有了笑容。”那年春节前,王蓉收到了桂林的爷爷邮寄来的一大包山核桃。

  通过桂林,王蓉结识了四川省叙永县分水镇田坝完小老师姜长余。她得知,这所学校还有很多像桂林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说一些孩子的故事,在我的MSN上放上他们的信息。如我所料,不停地有朋友问我。”

  田坝完小22个孩子陆续得到了捐助,捐助人大多是王蓉的朋友或者同事,再或者是朋友或同事的熟人。有一次,王蓉收到了姜老师用两个信封寄来的厚厚三十多封信,孩子们在信里叫王蓉“寒烟”姐姐。这些孩子已经成为她的精神寄托。

  

  智他人之智 慧自己之心

  2005年5月,王蓉和一位同事去了田坝完小,两个人足足带了40公斤的礼物,有书籍、文具还有糖果。在田坝完小,她第一次见到了她资助的桂林。“但愿天堂里的父亲能够祝福他的儿子,让人间多一个快乐的小男孩。”

  从四川回来后,王蓉所在公司的老总知道了王蓉在做助学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铂利德要让杭州人进入钻石网购时代
·下一篇文章:中关村老电脑城变身AI新地标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jmkt.cn/html/netnews/0711911561673FGA1A57DHA99KI1AJ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