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时期的信息博弈

非典时期的信息博弈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作者:梁春晓

  信息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信息是一切决策的基础,小到个人消费,大到国际关系,信息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资源,人们经常不惜为获取信息付出代价,例如在交易成本十分重要的“信息搜寻成本”。信息也是建立和发挥影响的工具,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人们都在通过信息的输出(例如言语、文字等)影响他人。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看,人的所有决策都涉及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时期不同,信息的作用也不同,在环境变化比较快或者不确定程度比较高的时期,对信息的需求也比较强烈,因为人们急于获取尽可能真实完整的信息以把握环境、摆脱恐慌、做出决定。

  非典型肺炎的突如其来就开启了这样一个时期——“非典时期”。几个月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急剧高涨,关于非典的信息漫天飞舞,开始了一个涉及官方、公众、专家和媒体的“信息博弈”。在“非典时期的信息博弈”中,官方、公众、专家和媒体的信息行为——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公众的决策取决于官方、专家和媒体的决策,官方的决策也取决于公众、专家和媒体的决策,等等。在诸多决策形式中,我们仅限于对“信息决策”的讨论,即输入什么信息、怎么处理信息和输出什么信息。官方、公众、专家和媒体就这样构成非典时期信息博弈的参与者,为简化计,我们在这里只讨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参与者——官方和公众。

  让我们先看看这个博弈的一些特点。首先,这是发生在非典时期的博弈,克服恐慌心理、采取正确行动,是这一时期博弈双方决策的主要动机;其次,这是发生在信息时代的博弈,无论官方还是公众,获取、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渠道和方式都是比较多元、快速和有效的;第三,这是不完全信息博弈,而且信息是不对称的,总体上,官方掌握的信息大大超过公众;最后,这是动态博弈,官方和公众已经并正在进行一系列博弈。

  作为博弈的参与者,官方和公众都有若干策略可供选择,选择的原则当然是如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官方的策略有:发布信息、不发布信息,如果选择发布信息的策略,又可以在发布真实信息和发布不真实信息之间进行选择。公众的策略有:接收官方信息、不接收官方信息,如果接收官方信息,又可以在相信官方信息和不相信官方信息之间进行选择。考虑到无论是官方还是公众,都很难做到不发布信息或者不接收信息,或者也可将官方的不发布信息的策略归入发布不真实信息策略,将公众的不接收信息归入不相信官方信息策略,那么可以将官方和公众的策略简化如下:

  官方的策略:发布真实信息,发布不真实信息;

  公众的策略:相信官方信息,不相信官方信息。

  公众的策略选择比较容易理解,当判断官方信息为真的时候,“相信官方信息”是最佳策略,因为真实的官方信息可以避免公众额外的信息搜寻成本;反之,当判断官方信息为假的时候,“不相信官方信息”就是最佳选择,因为尽管这会迫使公众付出额外的信息搜寻成本,但这是为了获取真实信息的无奈之举。官方策略选择同样有其合理性,当官方考虑到发布真实信息可能引发公众恐慌进而损及官方自身或社会利益的时候,官方可能采取“发布不真实信息”的策略,当公众缺乏其它信息渠道因而无法鉴别信息真假时,官方尤其会采取这种策略。官方和公众的信息决策是互动的和相互依赖的:当官方“发布真实信息”而且公众信任官方时,公众会“相信官方信息”,反之就不相信;当公众选择“不相信官方信息”时,官方会调整其信息策略,通过避免“发布不真实信息”来逐渐赢得公众信任。

  官方和公众在信息资源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公众对官方信息的依赖,也构成了官方权力的重要基础。当整个社会信息工具不发达的时候,获取信息特别是大范围信息的代价极其昂贵,公众除了“相信官方信息”以外很难有所选择。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不相信官方信息”的情况依然存在,尽管公众几乎不可能从总体上确认官方信息是否真实,但是公众个体的经验却完全可以“证伪”官方信息,从而使得这一公众个体不再那么相信官方信息。随着这种事例逐渐增多、逐渐扩散,公众对官方的信任程度也就逐渐下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使这种“逐渐”加速,尽管公众对官方信息的“证实”依然十分困难,但对官方信息的“证伪”却越来越便利,借助电话、手机、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工具,公众的个体经验可以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开来,不真实的官方信息可以被快速“证伪”,官方“发布不真实信息”的策略越来越难以奏效。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从“内容为王”到“传播创新”
·下一篇文章:认准网络媒体的优势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jmkt.cn/html/netfx/171322693.htm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