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商业评论:腾讯会是中国的Google吗

21世纪商业评论:腾讯会是中国的Google吗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但马化腾并不认为IM软件在腾讯的扩张战略中,其地位有外界想象得那么重要。“在我们希望发展得这个平台上,早已经不是纯IM得东西,而且也不是有IM,就可以做到一切的。”

IM为腾讯带来最宝贵的资产,是庞大的活跃用户群体,在马化腾通向理想中的“在线生活”的道路上,这是不可或却的重要资源。没人比腾讯更了解这群年轻的用户,从腾讯可以在他们身上做到其他IM不敢奢望的事情——收费之后,就注定了腾讯还能依靠对他们的深入了解,不断为他们提供新的服务,不断增加对这群用户得“钱包占有率”。

在腾讯近期从网络游戏,门户到C2C、搜索的扩张脚步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模式,在巩固目前业务收入、保证现金流的情况下,同时开始培养种子业务(这与腾讯当年利用网络寻呼利润来培育QQ发展如出一辙)——在其他先入场者商业模式基本清晰、市场竞争基本充分的时候,腾讯建立小规模团队,试运行已悄然启动——并在此过程中把新业务与IM核心优势进行整合,而一旦该业务经腾讯改造后,能真正发挥腾讯社区融合特性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腾讯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而且,腾讯得业务拓展,一直遵循“早构思,晚行动”的原则,虽然早有“在线生活”的理念,但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搜索,从马化腾提议公司组织调研到最终启动,中间往往要有一两年得搁置期。凭借其目前的优势,腾讯往往会等对手打得昏天黑地、国内市场规律基本明朗的时候再进入。

因此,马化腾并不避讳腾讯经常是一个后来者兼学习者的角色。他称之为“拥抱竞争对手”:“我们和YAHOO、微软等竞争对手之间,有时竞争,有时也是拥抱的关系。微软的成功,也可以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好地本地化、更深地把握客户体验,一个企业视野毕竟有限,大家对整个产业更多投入、更多关注之后,我们可以互相借鉴。所以,我们看到竞争对手做出新的东西来,还是比较高兴的。”

他认为这并不妨碍腾讯笑到最后:“很多企业说,你踏足另外一个行业了,那个行业跟你的用户群不吻合。对此,我很清楚。我们就是在学习如何入门,那个行业的人原来是怎么学到的,我也一样学得到,不妨两三年后大家再来拼实力。”

这也正是让很多企业生气的一点,“我们突破政策风险,苦哈哈地做出来的新业务,腾讯其实就在后面等着,他们庞大的用户群,要来占市场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以至于现在一个创业团队做出来的东西,怎么能不让腾讯这样的企业后来居上“灭掉”,成为现在风险投资商最常问创业者的问题。

不用抢先发优势,也能后来居上,这是腾讯最令人艳羡的优势,所以“小企鹅”并不介意去拥抱别人,从目前来看,其追随对手的战略也屡屡获得成功。

比如腾讯目前的盈利重头“QQ秀”,原本是网易丁磊最先在国内采用,却因为缺乏象腾讯那样的用户基础而搁置,马化腾也戏称好友丁磊是,“井打到一半,没出水就跑了。”

而QQ.COM是腾讯在两年前的门户战略。当时,门户的概念已经早已经不新鲜,门户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但腾讯仍然凭借自己的“后发模式”挤进了门户的第一军团。目前根据ALEXA的最新排名,腾讯在国内的排名已经进入三甲,在百度之后,有时还与新浪互换榜眼的位置。而根据腾讯内部透露的数字,QQ.COM每年的推广费用不过200万人民币,却使得腾讯的广告收入有一倍以上的年增长。

新浪、搜狐等传统门户一直梦寐以求网络游戏的高增长,也在QQ这里成为现实。 “去年的投资开始结出硕果,我们业务的大幅增长同时也验证了我们的平台价值以及我们立足长远的业务发展策略。”在网络游戏给腾讯这一季度带来强劲的业绩增长的时候,马化腾可以说,腾讯的策略又一次奏效了。

当有人置疑腾讯没有“技术含量”,就是靠着“简单模仿+QQ用户”闯天下,马化腾却很不赞同这种将腾讯发展策略简单化的说法,“在扩张的过程中,我们是很依靠QQ,但同时,我们新加入的服务也改变了QQ社区。你不能认为有即时通讯,后面做什么都可以一点不费力,游戏、门户、娱乐、电子商务,如果没有即时通讯帮助就不如对手的话,长远来说肯定还是没有发展的。”

|<< << < 1 2 3 4 5 > >> >>|


·上一篇文章:Google以退为进还是“功能退化”
·下一篇文章:Google和百度该为自己的免费午餐埋单了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jmkt.cn/html/netfx/124008693.htm